【隨身帶薑.你皮在癢】
年假比較晚收工,媽說想來找我過年,某天早上出門時,我瞥見她把一塊薑放進背包,還塞了支小刀,真的有夠怪,是隨時要煮薑湯嗎?
後來才知道,她脖子長乾癬很癢很不舒服,擦類固醇藥膏雖有短暫好轉止癢,卻總是反覆發癢且皮膚像是長了殼似的越來越厚,後來就放棄擦藥膏了,前陣子聽隔壁阿嬤介紹擦薑片止癢,就隨身攜帶一塊薑。
/
一開始,我並沒有預期能夠痊癒。
試著鬆弛脖子周遭的緊繃,以緩解搔癢。
另一方面,順開筋膜使血液能順暢地循環。
Before是按摩隔晚拍攝,乾癬已大幅止癢並稍稍收口;After是第五天,表面已有很明顯的癒合,偶爾還有傷口結痂的短暫發癢,但不會癢得令人心煩意亂。
/
首先,分享幾個小知識:
① 皮膚是人體最大器官,表面積2平方公尺,重3~4公斤
② 皮膚有三層-表皮層、真皮層、皮下組織
③ 真皮層佈滿膠原纖維及彈性纖維,毛囊、汗腺、皮脂腺等從表皮層生長到真皮層,也可以接收觸覺、壓覺、痛覺及冷熱。
從上述3個小知識出發,可以把皮膚症狀作為身體的「警示燈」
皮膚包覆身體、接觸內臟,當筋骨不正時,作為軸心的骨頭少許偏移或旋轉,周圍的皮膚就會被拉扯,骨頭就像跑在操場內圈,而皮膚則跑在外圈,跑在外圈當然會疲勞的多。
例如長期勞累、晚睡或嗜酒,肝臟疲勞發炎,內臟硬化失去彈性,接觸臟器的皮膚會被撐起,造成血液循環變差,或者皮膚幫忙代謝老廢物質,在胸腹之間發出類似皮膚病的症狀。
擦藥膏,就像是把警示燈的插頭拔掉,忽略它背後的真實意。
然而,真正的根本問題沒有解決時,它會不斷的衍生各式各樣的症狀或轉移戰場,很多皮膚徵兆擴散可能不是傳染或感染,而是因為各種藥膏封住出口,它只好隨著血液或體液在身上四處流竄。
/
[結論]
這篇並非暗示皮膚病可以倚靠手法治療,也有很多的症狀是細菌傳染或血液感染,特別是發在胸腰背會與內臟習習相關,還需要觀待臟器健康與否,並不僅僅只是筋骨筋膜的問題,必須要全面的思考和處置。
在這次的回饋中,或許是顯示「局部」的症候,很可能只要將筋骨筋膜調回原本的位置,就足以啟動身體自癒而已。
症自皮膚始.見微病知著
#乾癬 #食療 #健康 #自然 #自然療法 #能量 #觸覺體驗 #兔子推推 #深層按摩 #按摩 #推拿 #內臟鬆弛 #腦神經釋放 #慢性疲勞 #自我療癒